一個馬云可以讓杭州成為互聯網之都、移動支付之都,這也是杭州晉升新一線城市“二把交椅”,未來甚至有望進階一線城市的“殺手锏”??磥?,人才確實能改變城市的命運。工業和制造業繁榮的時代已過,主政者坐不住了,因為工業增加值降至1%左右,原來的GDP長子們,現在成了遺老遺少。能吸引到像馬云一樣的人才和阿里一樣的企業,讓新興行業頂大梁,才是合格的父母官。
于是,人才大戰硝煙彌漫開來,不是北上廣深的寡頭競爭和富貴游戲,這次發難的是二線城市。它們手中的利器,非名企,也非高薪,而是目前年輕人才最強烈的愿望:擁有自己一套房子。有人說,吸引人才最主要的是就業機會和創業環境。大錯特錯,之為人才,首先是人,解決作為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訴求,如住有所居和擁有一定資產。否則,免談虛頭八腦的“人才”。
近期南京規定,非戶籍碩士及以上和高級職稱人才買房,不需納稅或社保繳納證明。六朝古都、科教中心之稱的南京,居然留不住人才。江蘇省教育廳數據顯示,2015年,48%的博士和58%的碩士畢業后離開江蘇,大批高精尖人才流向一線城市,對名校數量進入國內TOP5、地位上有“中華正朔之名”的南京來說,異化為一線城市的人才培訓基地,這是多么尷尬的事。
原因簡單,南京國有傳統工業重鎮(電子、機械、石化等)的帽子摘不掉,歷史包袱太重,維持就業和補貼企業,吃掉了大部分紅利。同樣遭遇的還有科教重鎮武漢、西安。近期武漢提出“5年內100萬大學生留漢”計劃,并祭出“以房留人”利器彰顯心切:畢業3年內的大學生,憑畢業證即可申請武漢常住戶口,畢業超3年可憑社保落戶,改變為他人做嫁衣的苦澀和無奈。
4月份,西安提出,普通高校新畢業大學生租住公租房,免于資格審核,可享受1-2年執行廉租住房租金標準的過渡期。此外,為了讓天下英才為己所用,東莞、合肥、珠海、濟南等二線城市也拋出人才置業計劃。高房價已成一線城市留人的軟肋和人才的“心痛”,一線和二線城市房價比已從2015年的2.1倍上升至3.5倍,不僅人才被趕走,就連杰青、長江和院士也被嚇走。
長期的政策庇護和資源壟斷,一線城市被喂得胖到發喘,像一只勒得緊緊的肉粽子,向外流油,不僅外圍小弟們(比如廣深邊上的東莞、惠州、中山,河北“環北京”,上海邊上的昆山等)受益,而且產業開始遷往二線城市,這就有了所謂的“新一線”城市的機會。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2017年畢業季,一線城市和15個新一線城市大學畢業生簽約比例分別為33.5%和33.1%。
但是,一線城市的境遇也不同,北京和上海已經往外趕人了。入戶、教育、買車、買房等門檻早已高高筑起?!笆濉逼陂g,兩地政府明確表示,人口要減量。過去,不管如何限制,大家還是趨之若鶩,因為有就業機會就有希望,安居樂業的夢想遲早會實現?,F在,房價高不可攀,生活成本高企,安居京滬不可能,“扎根”無望只能離開。2016年,京滬常住人口開始減少。
京滬關起大門,二線城市意欲坐收漁利,市場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廣州、深圳,敏銳地感覺到了背后的涼意。華為遷往東莞,深圳驚呆了,2002年《深圳,你被誰拋棄》的情景或再現。當下,深圳要做的不是疏解人口和產業,而是要吸引人口和人才。2016年,深圳出臺堪稱一線城市最寬松的落戶政策,幾乎所有本科生都可以流程化地落戶。有人估算,深圳戶口可能值180萬。 2016年8月,深圳宣布“十三五”籌集人才住房30萬套,相當于建市以來保障房的總和。2016年,深圳增加了60萬戶籍人口,平均年齡不足30歲。2017年,入戶潮疊加二胎新政后的嬰兒潮,深圳人丁興旺,一派繁榮,入園入學擁擠不堪。廣州不甘落后,除降低入戶門檻,2017年推出1.2萬套公租房,并加大外圍低成本空間開發。憑創業軟環境,廣深更勝一籌。若房子問題緩解,綜合自然環境,產業和公共設施基礎,廣深及環廣深形成的“大廣深”更勝一籌。
友情提示:請勿長時間觀看影視,注意保護視力并預防近視,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版權聲明:西瓜電影提供的所有鏈接均通過搜索引擎生成,內容均來自互聯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將逐步刪除和規避程序自動搜索采集到的不提供分享的版權影視。本站僅供測試和學習交流。請大家支持正版。